耗時 7 年,凝視心理傷痕的攝影展《 I Suffer ; Therefore I Am 我憂。故我在 》


「即使痛苦的快要死去,我仍然可以給出一個笑容,笑容剛好可以遮掩我的痛苦。」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被負面情緒籠罩的時刻嗎?

現在於 F Studio 展出的展覽《 I Suffer ; Therefore I Am 我憂。故我在 》是香港藝術家鄧宇航歷時 7 年的攝影計畫展,在他鏡頭的另一側,是 4 位來自不同背景卻同時與心理疾病共處的受訪者——同時也是藝術家生命中的好友。

耗時 7 年的攝影展

起初觀展時,對於作品形式及計畫時間的長度感到困惑,一場攝影展需要 7 年的時間來製作嗎?在面向憂鬱症、心理疾病的題材時,影像是不是又顯得太輕盈,少了議題本身的複雜性呢? 這些疑問,也隨著與藝術家的談話漸漸解開。

比起作品本身,展覽更是一個關於「等待」與「同行」的計畫,藝術家並未刻意的尋找創作對象,而是去等待生命裡願意主動揭露心理傷痕、選擇參與的朋友,不只是創作的記錄者,而是真正參與生命的同行與陪伴者。

7 年,更多時候是等待與相處。

聽到這裡,便能理解作品中赤裸的身影,內心的赤誠至身體的坦誠,直視脆弱乃至成為作品,需要的是深厚的信任與勇氣。

有趣的是,在鏡頭之前的參與者全是女性,7 年之中,只有女性願意揭露與參與,反倒成了作品背後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受訪者的痛苦與對白

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有故事,若只看影像,也許會停留在對女體的浪漫想像,展場中的問答訪談,對比攝影作品的輕盈,訪談回答就顯得沉重一些,也讓人能更貼近心理疾病患者的真實。

其中一位受訪者面對生命相當通透與豁達,像是討厭痛苦,卻也會說:「偏偏是痛苦,讓我感到活著。」

經歷痛苦時說:
「我願意再給世界一次機會。」
「如果世界能讓我活下來,或許世界也沒那麼糟吧!」

不是說「我願意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而是感受痛苦後仍願重新建立連結,並期待被世界理解的機會,在悲傷之外還有一點點不妥協的驕傲,我反而挺喜歡這樣的精神。

台北展覽 《 I Suffer ; Therefore I Am 我憂。故我在 》

女子 Free Talk

這場展覽不算龐大,相比強烈且複雜的議題處理,更像是藝術家與受訪者之間的相互關照,更私密、更輕巧、同時也更溫柔。

或許也是藝術家給予朋友、心理疾病群體的溫柔回應。

展覽的展期不長,若你也想去現場觀展,記得把握 6 月的展期時間,這份溫柔的詮釋,或許也會稍稍打動你的心,讓你不那麼感到孤單。(推薦現場聽導覽或深入聊聊~)

\ 女子觀展推薦參考指南 /

👀 誰可能會喜歡這場展覽
➤ 喜歡攝影作品的房客
➤ 想理解心理疾病世界的房客

🕰 女子觀展時間
▪️ 深觀展時間 / 30 – 40 min

《 I Suffer ; Therefore I Am 我憂。故我在 》

|展期:2025/06/06 – 2025/06/16
|時間:週二至週日 12:00 – 18:00(週一公休)
|地點:台北 F Studio(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22號1F)
|票價:免票觀展
|藝術家座談:6 月 15 日 15:00 – 17:00
🔹 更多詳細展覽資訊看這裡!

( \ 謝謝藝術家的邀約與合作 / )

( ⚠ 未標註圖片皆由 @Room女子看展 拍攝,未經同意與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Room女子看展

長期觀展的女子,如果想了解更多展覽,歡迎來當我的房客。

|追蹤 IGhttps://roomlife.pse.is/-IG
|追蹤 FBhttps://roomlife.pse.is/–FB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