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022下半年,這段時間裡,你有去看喜歡的展覽了嗎?如果還不知道有哪些推薦展覽可以看,下半年也一起來follow女子的推薦選展名單吧!從美術館、博物館、畫廊至各個展覽空間的當期展覽,每月都會選出女子的看展口袋名單,你也可以找找有沒有你喜歡的展覽哦!(最新年度2023展覽推薦詳見2023年度選展合輯)
文章目錄
12月展覽
▍台北展覽 – 台北當代藝術館《共識覺》
| 官方展訊介紹:
「意識」在中文的語意中有著「對世界的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之總和」的意涵;從英文的語意理解,consciousness(意識)則是由「con:一起、聚合」加上「sci:知道」與「ous:很多」所組成。而本展便是在這樣的意涵之上進行意義的擴充,展名「共識覺」可以理解為在兩個以上的意識體生成、同在或互相滲透之後,不同於以單一個體為主所能夠經驗的覺知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或者經驗,可能因為長期被人們忽略而失去,因此也可以視為是一種等待被啟動的本能。基於此,本展中變幻的藝術途徑,都是對觀者遞出體驗或重啟這種覺知與認識方式的邀請。換言之,本展將借用藝術作為「使共識覺得以誕生」的方法。
就如同占星術、自然科學、大數據或演算法等知識系統或技術——無論身處當代的你相信與否——它們的出現都(曾)提供了人們一套將自己與整個宇宙、自然或人類社會連為一體的認識方法。而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家所採取的途徑,也正如同一整片創造、滋養與保護著意識誕生的「新原始海洋」。但不同於科學家一般認為的,最早意識誕生的地方,誕生於本展中這片新原始海洋的意識體,將更加仰賴不同意識體之間互動的技術與資訊的交換,並以此作為「共識」的基礎
《共識覺》 |展期:2022/11/05 - 2023/01/29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週一休館)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票價:一般票100元,優待票50元,團體票80元 展覽官網
▍台中展覽 –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國際光影數據節》
| 官方展訊介紹:
數據在我們身邊川流不息,試著擷取訊號,將其織光化景。數位時代裡,龐大的資料透過分析與整理,以特定的視角,運算並建立秩序後,成為可閱讀的資訊,宛如《駭客任務》救世主尼歐眼中,萬事萬物皆為資訊流。「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數據光景」為題,討論當代科技藝術發展過程中,數據如何成為支撐與驅動藝術作品的背後根基,並為藝術展演帶來流動與多樣性。透過藝術家:王連晟、張欣語、蔡宜婷、蔡寧、貳進 與404N. F 六組臺灣藝術家,以及查克・利伯曼(美國)、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日本)、尤里・勒赫(烏克蘭/西班牙)\吳秉聖(臺灣)三組國際藝術團隊,將資訊作為驅動創作的燃料,可視化數據,以光或音,幻化成景
《數據光景-2023 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展期:2022/12/03 - 2023/02/05 |時間:週二至週五09:00 – 17:00,週六、週日 09:00 - 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中展覽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
| 官方展訊介紹:
「琥珀是遠古植物產下的樹脂化石,經過大約億萬年的埋藏過程形成。」1993年電影「侏羅紀公園」上映後,有生物遺體埋藏的琥珀成為科學研究的前瞻材料,舉凡蝸牛、螃蟹、蛇、菊石、鳥、以及恐龍尾巴等中生代已滅絕的物種,近乎都能以原樣形態保存在珀體當中,讓科學家得以窺探中生代的生態與生物模樣。現場集結6件臺灣琥珀標本,其中一件臺南東山發現的標本是臺灣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件琥珀內有生物包埋,初步研究推測這種生物可能是屬於蛛形綱的物種。
亞洲收藏琥珀經歷逾40年的知名琥珀專家黃憶人,也借出電影「侏羅紀公園」限量版編號第6號的復刻版手杖,讓觀眾一睹為快。特展搭上即將上映「侏羅紀世界」電影熱潮,空間及主視覺營造濃厚的藝術、電影風格,五大單元主題「琥珀與他們的產地」、「真假琥珀」、「進化特區」、「白堊紀公園」、「記憶拼圖」致敬電影片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亮眼成果,透過全球首創具即時性、準確度高、且直覺式互動體驗之「透明投影顯示系統」,搭配辨識模組,觀眾可體驗前所未有的「虛實融合展演」。
《那一刻 - 琥珀的記憶特展》 |展期:2022/04/29 - 2023/02/12 |時間:週二至週日9:00 – 17:00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桃園展覽 –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來點光吧》
| 官方展訊介紹:
「光」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我們的日常,但我們觸摸不到它,所以往往習慣它的存在。「來點光吧」展出王雅慧、王博彥、李屏宜、謝佑承、蔡宜婷、飛人集社劇團、劉國松等七組藝術家/團隊的作品,透過錄像、繪畫、互動裝置、劇場等不同當代藝術創作,捕捉光的不同形象與姿態、挖掘光的本質,更提問光可能的模樣。
謝佑承以「燭火」為題,於展場佈置七面窗台,透過投影與靜物的交互關係,引發孩童動手實驗、觀察燭影的好奇心,一同玩「捉影」遊戲。蔡宜婷運用馬達、紫外光和變色漆,以感光原理捕捉光的擺動軌跡,更首次為展覽打造大型的「光畫布」空間,邀請親子觀眾手持紫外光燈源,一起勾勒光的軌跡。飛人集社劇團現地搭建一座「光影戲」裝置,邀請親子觀眾加入人偶共演劇場,運用光影說故事。
劉國松翻轉觀者對月亮的日常視角,體驗太空人登上月球遙望地球的視野;王雅慧和李屏宜則要帶孩童走入夜晚的燈火世界,打開其對夜光的想像力。王博彥運用動畫,展演太陽照射下瞬息萬變的日光,讓孩童現場共創「光景捕捉牆」,試著畫出流動的太陽光。策展團隊邀請孩童透過即興創作、身體展演,並試著覺察光、紀錄光並創造光,甚至運用光作為工具,說自己的故事。
《來點光吧》 |展期:2022/12/21 - 2023/03/05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 – 17:00(週一休館) |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亞紀畫廊《木與夜孰長-曾建穎個展》
| 官方展訊介紹:
本次展名「木與夜孰長」典故出自《墨經》,原指將無法比較的事物放在一起,讓人對問題本身產生疑惑,從而延伸為對「異」與「同」謬比的詭辯。但在此,藝術家只將「木」與「夜」之間的差異作為一種詩意的想像入口,讓我們得以在端看「東」與「西」於藝術脈絡上的差異時,不再拒絕「不同」,從而產生一種接受與差異共存的態度,這般因落差而生的想像空間,成就了更多可能的發生,一如藝術家所述:「與其在兩個向度之間移動,或許接受兩者差異的現狀,並在這個現實的基礎上拉出另一條維度線向度,收納差異,並理解自身的感知經驗如何在差異中被表達。」
另一方面,英文展名「Skin Depth」,容易讓人聯想到膚淺的名詞化,甚或是電磁學中的集膚效應(Skin Effect):一種因為動能產生離心力,使電流集中分佈於導體表面的現象。而這個概念,也正好巧妙呼應、詮釋了曾建穎於本次展覽中關於「表」與「裡」如何滲透,及身體本質為何的探問。
「肖像(portrait)並不能精準的形容我的人物畫像,因我描繪的並不是單一個體的對象物,而是更廣大的某種集體意識中的精神側寫。」--曾建穎
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曾建穎針對人們身處當代都市的心理狀態上,有更加鮮明濃烈的著墨,例如將螢光漸層與墨色團塊結合的表現,讓我們似乎只需凝視作品,身體五感便能瞬間轉移至畫面那端,就像面對著《如是我聞》、《取火》時——視網膜仿若接收著夜店舞池中閃爍的光線;鼻腔竄入酒精混雜著迷離氣蘊的氣味;肌膚表面感到微微沁出了汗的粘膩——我們被引領進入一個暈染著虛無的迷幻境地,藉由霓虹光影的渲染,烘托出情緒、感受,與某種無法言說的心理狀態。
《曾建穎:木與夜孰長》 |展期:2022/12/03 - 2022/12/30 |時間:週二至週六12:00 – 19:00(週日、週一休館) |地點:亞紀畫廊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Mangasick《白色的明天》
| 官方展訊介紹:
COVID19將一切甩出軌道後,我們如何面對今天?站在漫長改變的起點上,世界將走向哪一個明天?五篇「紀實漫畫」X 五種「世界就此不同」的瞬間五篇「虛構漫畫」X 五種「世界可能如此」的預測《熱帶季風》團隊再次出擊,打造亞洲新一代漫畫創作的舞台Covid-19疫情擾亂的世界,曾經看似篤定的未來霎時開展多條可能的路徑。明天會怎麼到來?站在漫長改變的起點,我們如何眺望更遙遠的未來?《白色的明天》回應重要時代議題,並且提供新人發表舞台。
延續《熱帶季風》的中英雙語製作、讓世界看見亞洲式的疫情觀點。AB兩冊分別從慢工文化「新浪潮」與「新世界」兩書系的概念去創作,A冊「新浪潮篇」以紀實漫畫呈現疫情當下的紀錄,B冊「新世界篇」則以虛構的未來視角探究疫情過後人們如何與世界重新建立連結。
《白色的明天》出版紀念原稿展 |展期:2022/11/25 - 2022/12/19 |時間:週五至週一14:00 – 18:00(每週二、三、四公休) |地點:Mangasick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新竹展覽 – 或者工藝櫥窗《Jie-an Liao Solo Exhibition》
| 官方展訊介紹:
這次的原畫展收錄了2019年到2022年之間的創作。隨著自身的經歷與心境不斷蛻變爬升,映照在作品裡的世界也一年比一年豐富精彩。透過這次的畫展重新梳理創作的軌跡與生命脈絡,也期待與世界開啟許多美好的對話。開幕茶會當天同步舉行的創作分享對談會,邀請親愛的好朋友,青青的島島主斐柔,來與我進行對談。透過斐柔細膩的視角,在一來一往的對話裡帶領大家認識我與我的創作世界。
《 Jie-an Liao Solo Exhibition 廖婕安 原畫展》 |展期:2022/11/11 - 2022/12/12 |時間:週五至週一10:30 – 18:30 |地點:或者工藝櫥窗 3F(新竹市中央路75號)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南投展覽 – 毓繡美術館《自己的房間》
| 官方展訊介紹:
小笠原美環(Miwa Ogasawara)的作品始終縈繞某種氛圍,線索無法辨明,具體事件無從得知,藝術家蓄意將影像模糊化,削弱物體和物質的體積感,反倒令它們某種程度失掉了堅實的存在性,令觀者無法順利連結現實世界的處境,卻向內打開凝視的通道。藝術家想探尋的是關乎人的基底:究竟,我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我們?我們如何存在?而存在與思維的過程,又是多麼複雜難解的時空。
小笠原的作品像是夢境,但卻沒有夢境般的敘事情節,僅有暗示和隱喻。她藉創作呈現的世界皆由光和影構成,遊走在真實和現實之間,且總是和狀態、和構成有關。光影意味著時間,但如何在日常中的光明與黑暗之間取得平衡,亦指向我們生活事物原有的矛盾本質,正如藝術家慣用的灰,介於黑與白、介於對與錯,是生命情感層疊積累的混合面目。
我邀請觀者根據他們自己的記憶和經驗去探索關於人性的答案。 ─ 小笠原美環
本展「自己的房間」引自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同名著作,在這位女性主義者的眼中,擁有自己的房間即是突破二十世紀英國社會環境對女性造成的束縛,試圖為女性的寫作困境衝破一道裂口,掙得一個更自由的創作世界。然而此展,「自己的房間」則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讓我們可以在裡頭隨心所欲存放、挪移、丟棄──在這私密的審思過程盡情感知時間和光的變化,以及心緒的映射。
《自己的房間》 |展期:2022/12/17 - 2023/04/23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7:00(週一休館) |地點:毓繡美術館 |票價:免票入場,需提前線上預約觀展 展覽官網
11月展覽
▍台北展覽 – 台北偶戲館《巨大力量來自微小移動》
| 官方展訊介紹:
「偶戲」顧名思義即為「以偶作戲」,透過操作偶來演繹故事。依操縱方式分類,多數台灣觀眾熟的偶戲,有布袋戲、皮影戲、懸絲魁儡……等。其他類型尚有杖頭偶、水上木偶、面具偶、執頭偶、物件…種類繁多。本次停格偶動畫特展,展示出別於劇場形式的偶戲,以動畫形式的偶故事, 採用停格(定格)手法拍攝動畫片稱為停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特別以「偶」做為故事主體另可成為偶動畫(puppet animation)。
本展覽邀請兩位承襲家族傳統工藝的創作者:黃勻弦出身於彰化的捏麵工藝世家,現為旋轉犀牛原創設計工作室導演。以家族的捏麵人技藝為根基,創作社會觀察和自我剖析的偶動畫講述台灣在地故事;張徐展出身新莊傳承百年的新興糊紙店,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帶入紙紮工藝,激盪出獨樹一格的紙偶動畫。兩組藝術創作者,並非從小立志承襲家業,就如黃勻弦所言「一路上一連串的意外,彷彿是祖師爺安排,被帶到這條路上」。而張徐展一開始是迴避的,甚至要跟過去的自己道別。儘管如此,這些傳統技藝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生命中重要的養分,成了一部分的身體記憶,在面臨人生糾結時刻,總是不經意的浮上心頭,成為創作靈光重要的來源。(完整展覽介紹詳見官網)
《巨大力量來自微小移動 : 停格偶動畫特展》 |展期:2022/11/11 - 2023/05/07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7:00 |地點:台北偶戲館(台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五段99號2樓) |票價:全票50元,優待票40元(學生、軍警、榮民、公教退休人員等),優待票25元(松山區復盛里里民)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中正紀念堂《提姆波頓異想世界特展》
| 官方展訊介紹:
關於提姆.波頓——你可以說他是一位導演、一位動畫師、一位畫家、一位攝影師,又或者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作家與詩人。他是一位公認集結詼諧怪誕與可愛怪異的風格大師,在自由且種類豐富的創作中,總是融合了情感與潛意識的反射,並且以看似對立的「喜劇」與「恐懼」感受之間的相互作用、藉由想像力與憤世嫉俗之間的對比,呈現出童年與成年之間想法與情緒上的衝突,經由這樣概念所創作的作品,經常使人會心一笑且印象深刻。
2022《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 The World of Tim Burton》十大展區內蒐羅了超過500件提姆.波頓原創作品,當中包含繪畫、素描攝影底片、雕塑和多媒體影像等,這些作品代表了波頓過去40年來的創作軌跡。展品除了導演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相關內容外,更蒐羅了超過150件從未公開發表的手稿及多媒體創作,絕對值得一探究竟!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特展》 |展期:2022/10/20 - 2023/03/0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 |票價:全票380元,優待票350元,特惠票190元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亞紀畫廊《安通庫恩斯特:Sirens Antone Könst: Sirens》
| 官方展訊介紹:
Each Modern亞紀畫廊很榮幸宣布展出美國藝術家安通庫恩斯特的第二次台灣個展「Sirens」。2020年,安通曾於亞紀畫廊舉辦個展「Casual Magic」,將日常生活轉化成神話般的幻境。
然而不久之後,人們的平靜生活被疫情打破,國際局勢迎來了戰爭與遽變,藝術家也經歷了染疫、成為父親等重大時刻。安通將如此種種凝聚在了本次的展覽中,以他獨特的繪畫語言回應著當下的世界:一方正蔓延著紛擾與憂愁,另一方則充滿趣味與希望,而我們在兩者之間反覆迴盪。
本次的展名「Sirens」來自希臘神話中的一種生物:賽蓮(siren)。賽蓮的體貌有著不同的傳說,有人將其描繪成人頭鳥身,也有人認為她們能幻化成美人魚。無論何者,她們妖艷動人,在海上以魅惑迷人的歌聲使水手失神,操控船隻撞向她們所居住的島嶼並沉沒。
經由漫漫歷史的渲染,賽蓮的邪惡形象深植人心-中世紀的基督教藝術以賽蓮作為危險女性誘惑的象徵,賽蓮的英文「siren」也為警報之意-即使最初的賽蓮優雅美麗,但是繆思(Muses)拔了她的翅膀,使其淪落害人且不得再次飛翔。安通以賽蓮作為貫穿展覽的核心,將童話風格的繪畫比喻成了樂曲,而我們既被賽蓮的致命歌聲吸引,卻也怡然地陶醉其中。
「這些作品就像一首由賽蓮所演奏的情歌…愉快和平、炙熱威脅,賽蓮的歌聲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然而無論是隨之起舞或步入死亡,兩者都有一種美。我的作品介於兩者之間,是關於墜落和飛翔的兩種信念。」- 安通庫恩斯特
(完整展覽介紹詳見FB活動頁面)
《「Sirens」安通庫恩斯特(Antone Könst)個展》 |展期:2022/10/22 - 2022/11/26 |時間:週二至週六 12:00 – 19:00 |地點:亞紀畫廊 (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79巷38號) |票價:免票參觀 FB活動頁面
▍台北展覽 – NUNU FINE ART《我將飛去:羅西.凱瑟個展》
| 官方展訊介紹:
羅西.凱瑟自幼便經常在寧靜鄉村與繁忙的大都會兩地間居住,兩種極其不同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她對於變換中的狀態及周圍世界的敏銳感受。熟悉其過往作品及展覽的讀者觀眾,必對她創作中包羅萬象的媒材與主題印象深刻。凱瑟本次在路由藝術舉辦台灣首次個展將帶來一系列新作,不僅呈現出她創作的多面性以及對於媒材的高度掌握,同時也展現她近期得自於「丹麥萊斯島駐村經驗」的深刻洞見。
萊斯島清晨曙光中行走的動人及啟發性,提供感官一個充滿探索感知問題的機會。介於白晝與黑夜間的微光時分,是一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變換狀態,同時也是白天中最難清晰看見物體、最難確認自己身體在空間中位置的時刻。
這種視覺上的失準,呼應了凱瑟所閱讀的韓國哲學及文化理論家韓炳哲的著作:人類「看」的動作,阻斷了我們的各項感官認識事物本質的可能。駐村期間前往挪威奧斯陸看到愛德華.孟克在1930年代視力受損情況下創作的特殊作品中,那些難以言喻、幽靈陰影般的事物,也使得凱瑟反思「看」在她自身創作經驗所產生的阻斷與干擾,2並嘗試讓自己在創作時進入「當下」,放手接受畫作中未知的事物,無須懼怕創作過程中意想不到、無以名之的感受及事物,進而透過創作探討人類存在狀態、內在精神與外在世界中,超越思維語言的深層現實。
《我將飛去:羅西.凱瑟個展》 |展期:2022/11/05 - 2022/12/25 |時間:週三至週日13:30 – 18:00 |地點:NUNU FINE ART(台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67巷5號1樓) |票價:免票參觀 展覽官網
▍南投展覽 – 毓繡美術館《無明》
| 官方展訊介紹:
無明的概念取自佛教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指的是人在生命中對事物的執著,因而衍生出的煩惱;執著亦是我執,映照出腦中出現的種種念頭,包含瞬間出現的想法、感受、記憶或畫面,在腦內持續懸著且揮之不去。對於自我的執念,無明也意味著意識仍處混沌的狀態,欠缺覺察和理解。
本展藝術家王妤璇、孫培懋和顏妤庭,他們都有各自執著的念頭,並嘗試藉由藝術創作來破解,創作手法皆有奇幻、荒謬、詭譎、狂放等特點,刻意以誇張的想像來與現實生活疊加,處理自己在生活中遇見的各種狀態,抑或是建構一個更為理想的世界,而這個虛構的、充滿異質性的存在空間得以讓他們的思考途徑越加清晰。
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在1967年一場〈論其他空間〉的演講中曾談到異托邦的概念,他認為異托邦與烏托邦不同,是實際存在的異質空間,並分類成花園、電影院、墓園、遊樂場、嘉年華、博物館等地方。然而,他亦說明了虛擬的鏡像如何作為一個異質空間:鏡中的影子雖並非真實,鏡子本身卻具體存在,並可被視為一道進入他方的入口,令觀者意識到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連結關係。
我們是否可將畫作比擬為鏡像,將畫中的異質空間視為是異托邦?又或是介於異托邦與烏托邦的夢幻之地?在無明的混沌趨於明朗之際,在屬於各自的異質空間中,現實似乎更像一團虛幻的泡影。
《無明》 |展期:2022/06/11 - 2022/12/04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7:00 |地點:毓繡美術館(南投縣草屯鎮平林里健行路150巷26號) |票價:免票參觀,採預約參觀制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YANG ARTS《芃》
| 官方展訊介紹:
「世界是如此富饒,充滿著不屬於我的東西」,美國詩人露伊絲·葛綠珂曾經如此寫下,道出了對這廣闊世界的敬畏,和對於無法掌握一切事物的感慨。「芃」,辭典中定義為草木茂盛之意,象徵著一種活力與生命力。本次展覽在這一句、一字之間揭開序幕,呈現出攝影與錄像的見證屬性。
攝影,一種與現實緊密結合的藝術語言,試圖捕捉靈光乍現的實驗與嘗試,也是一種對於世界的看待、觀察、視野與好奇。它的視覺表達是一種刪除法:也就是豐富的世界,該如何截取?哪些畫面,值得被紀錄?從荒木經惟的Hi-Nikki (Non-Diary Diary) (非日記日記) 和蜷川実花的非時尚攝影集作為展覽起點,以色彩繽紛的作品,多數近物和即時快拍所捕捉到的日常,凸顯於生活中的形式細節與視覺美學。
《芃 日本當代攝影展》 |展期:2022/10/15 - 2022/12/15 |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 – 18:00 |地點:YANG ARTS 洋藝術空間(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10-3號) |票價:免票入場,展覽採預約制 展覽官網
▍台南展覽 – 台南市美術館《SHERO: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展》
| 官方展訊介紹:
SHERO: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展是臺南市美術館自2019年1月開館以來,首次以女性藝術家為主體策劃的典藏主題展。參與展出的18位藝術家中,有12位本館自籌備處以來陸續入藏作品的女性藝術家:李錦繡、林淑女、林雪卿、洪藝真、孫翼華、高春英、陳秋瑾、陳香伶、黃淑卿、廖美蘭、賴美華、薛保瑕。
為了增加展示的多樣性,除了邀請已入藏的藝術家提供新近的作品之外,另再邀請徐玫瑩、曾永玲、洪瓊華、高實珩、 高媛、汪曉青等藝術家共同展出,為展覽增添金屬工藝、雕塑、數位版畫、紀錄片及攝影計畫等作品內容。
本展意圖展現藝術家精湛的技藝與物事調度的巧思,她們自不同的切入點、殊異的媒材進行創作,彼此間卻藉生命經驗的同質性和多重角色之間的張力產生強大的內在聯繫。從創作、展示到敘述,折射出藝術 家多元的面向和發展,突顯身為女性與藝術家的雙重身分,如何使她們在日常裡不斷地凌駕於社會向她們拋出的挑戰與既有的框架,並在每個關鍵的節點上做創新的嘗試。
《SHERO: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展》 |展期:2022/10/29 - 2023/02/28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週六延長至21:00(週一休館) |地點:台南市美術館 |票價:普通票200元,團體票150元,敬老、學生、台南市民票100元 展覽官網
▍台中展覽 – 國立台灣美術館《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
| 官方展訊介紹:
展覽標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典故出自西元十二世紀詩人元好問的「雁丘詞」,其膾炙人口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詩句,在此轉變為否定問句,把兒女私情的通俗意涵,轉化為數位技術時代裡對「有情眾生」本性的追問。
「情」字,在中文語境中具有多重的意涵:從「心」字根,指涉心的動力,由此衍生出 「情動」、「情慾」、「情緒」、「情懷」等,但是,相對於愛慾之情,在古代形而上學的討論中,「情」還有更深遠的意涵,禮記禮運篇有云:「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一方面把情視為本性,本
然之情;另一方面也顧及性情的動態面向———情之動,而且是不經學習而本來就具有的生命動能。更以此引伸出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動態情勢、情況、實情,所以,作為存在的基本樣態,情境、事情、情狀或情態(state of affairs) 等字眼,因此,「情」不是一個可以單位化的存有物,而是在宇宙間森然萬象之中的動態關係,透過展現樣態之差異、強弱虛實之不同,而顯現之為「有情」。(完整展覽介紹詳見官網)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 |展期:2022/11/05 - 2023/03/05 |時間:週二至週五 09:00 - 17:00、週六、週日 09:00 - 18: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票價:免票參觀 展覽官網
10月展覽
▍台北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跟你說個故事 : 雲朵不見了》
| 官方展訊介紹:
「從前從前…有一個…」、「好久好久以前…」、「在七座山七條河以外…」早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前,人類就已使用楔型文字記錄下第一個故事《吉爾伽美什史詩》。一個不可考的時空、一個主角、一個轉折,加上追求動機,過程中還會有幫助者與阻礙者,將所有元素連接起來,就成為一個關於蛻變和轉變的故事。這時候如果再摻有一些神秘和魔法元素,就能更增添奇幻色彩,它能勾起我們天馬行空的想像。
本次教育計畫以「故事/敘事」作為基底,以前後兩階段展覽型式進行,參觀者可自行選擇觀看的起點,透過體驗、扮演、選擇的過程,以繪畫、裝置、影像、劇場等各類藝術形式,編輯、導入個人經驗,召喚我們對於物件、遊戲、扮裝的想像力,進而換位思考多元面向之可能,希冀透過多樣作品之引導,啟發觀者學習不同思考之路徑,呈現的多元面貌「詮釋」。
第一階段「雲朵不見了」共邀請6組藝術家將個人的生活經驗,組織自己的經歷、動機、記憶、目標、期待、辯白,透過講述一個個合理可信的故事來認識自己與周遭世界,在敘事中編織世界與彼此的形象。
《跟你說個故事 : 雲朵不見了》 |展期:2022/10/01 - 2023/02/05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 – 17:3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票價:全票30元,優惠票15元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舊香居藝空間《一步的風景》
| 官方展訊介紹:
此次展覽名為「一步的風景」,想問的是:你的一步會想去哪裡?
對倪嘉隆來說,山林始終是治癒的場所,祂那源源不絕的能量令他著迷,隨著多次探訪山林,更深層地認識祂們不同的面貌,而慢慢成長、蛻變、茁壯的山獸,也乘載著嘉隆所有的思緒,舉凡從腳下的山中奇石到記憶中的怪獸特徵,或是想像出來的虛幻配件,都是山獸誕生的基因,想鉅細彌遺的刻畫進陶作或畫布上。運用壓克力顏料,在畫作上嘗試捕捉大自然的豐富層次,雲霧繚繞的仙境感,山獸出沒其間,編織出奇思妙想的獨一無二風景。
對徐至宏而言,則是跟隨怪獸的蹤跡,踏上了無塵之島,一步步尋找著他們的身影。粉色岩石、紫色之海與墨綠天空,過往污染的絢爛色彩隨著萬物叢生,怪獸日復一日望著這樣豔麗如夢的風景,與這座小島一起承接著所有的變化,一切包容於這座孤島。至宏此次創作中透過拓印方式塑造出斑駁的肌理來呈現怪獸所在的世界,時而抽象時而具象,時而豔麗時而灰濁,他說:這正是怪獸所在之島在我心中的樣貌,看似雜亂毫無規則的畫面,最終還是能引導我去進入怪獸眼中所見之景,那座島也許比想像中更遼闊、更不受限制。
跨出一步,可以看見什麼?在疫情逐漸趨緩的日子裡,這一步代表了與社會的連結,對生活自由的渴望,找回對人的信任感,以及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勇氣!
《一步的風景/徐至宏 倪嘉隆 雙個展》 |展期:2022/09/24 - 2022/10/16 |時間:週二至週日14:00 - 20:00 |地點:舊香居藝空間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衛星《雷 Ray He 創作個展「群靈」》
| 官方展訊介紹:
「——生來就是赴火之物,在他們的結構之中,編寫著朝向死的純然意志。在這裡或許已經不存在真正的活體,僅有被抽去理想後的物化機械。機械有著此一默認:以智識去指認,以無知的愛去相認;作為開闊的受體,直到解體為止。」
雷(Ray He)是來自臺北的圖像敘事創作者,致力於在影像與圖像的創作中,捕捉一種「轉瞬即逝的永恆時刻」。媒材從手繪、電繪、攝影跨足至刺繡畫,雷的創作以人與自然的精神連結為一貫母題,意圖從直觀的靈動感應與內省的稜鏡顯耀中,折射旅途中閃現的赫奕光芒。雷對於遠方與自然有著直覺的連結之情,作品中時常探討人類與環境之間隱而不彰的細密關聯,記錄對周遭環境的覺察感觸,並進而具現化存於意識之中,屬於個人的內在地景。
《雷 Ray He 創作個展「群靈」》 |展期:2022/10/07 - 2022/10/31 |時間:15:00 - 18:00 / 19:00 - 21:00 |地點:衛星(台北市泰順街12號2樓)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超限社會》
| 官方展訊介紹:
「超限社會」一展中,藝術家從不同角度探討科技發展所產生的問題與困境:比如「我們即數據」意義下該如何看待數位隱私權;思索數位監控、臉部辨識以及深偽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或運用細胞複製技術思考糧食危機的可能選項等。
除此之外,站在技術具有中介角色的特質上,展覽中的作品也可看到藝術家嘗試跨領域協作,運用新技術探索藝術觀念能如何轉化抽象的資料或內容,進而創造出新的感官體驗。一直以來,技術總被視為是人類擺脫桎梏的工具,然而透過它所創造的自由是否為真,還是那樣的自由其實是幻象?在「超限社會」展覽中,將提供觀眾另一種理解技術的方式。
《超限社會》 |展期:2022/09/24 - 2022/11/27 |時間:週二至週日11:00 – 18:00 |地點: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忠泰美術館《感知現場》
| 官方展訊介紹:
「感知」,是一種看不見卻真實存在並難以言喻的感受與察覺,超越慣常的文字語言與知識體系。
本展邀請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以忠泰美術館的空間為基礎,進行長期互動和對話,從藝術與建築兩種原本不同的思考角度與創作語彙,跨界合作,回應美術館空間本身,共同創造突破既定框架的新空間,邀請觀眾梭巡其中體驗與探索,企圖以此「現場」召喚出潛藏於每位觀眾最真實與純粹的感知。
整個美術館空間化作一件作品,觀眾不需要閱讀大量資訊文字,沒有任何理論框架限制,沒有單一標準制式的解釋。光與影、聲響與寧靜、堅硬與柔軟,在此空間中的各種樣態與面貌,皆由觀者本身的感知來定義。本展企圖解開長久以來被約制的既定參觀展覽行為,引領觀眾實際以身體來探索在慣常所處之外,另一個不易察覺,卻與他人共感的界域向度,透過人與空間、自我與他者所建立的不斷變化的動態關係,進而思索存在的狀態或形式的可能性。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展期:2022/10/15 - 2023/02/12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8:00(週一休館) |地點:忠泰美術館 |票價:採預約參觀制,開放現場候補,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臺灣博物館《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
| 官方展訊介紹:
臺博館典藏的東南亞藏品相當豐富多元,包括爪哇/馬來克力士匕首、面具、皮影與木製戲偶、甘美朗樂器模型、生活器具、錢幣與風俗明信片等。這些來自東南亞的藏品是臺博館獨具特色的蒐藏,代表著百年前對於東南亞區域經貿、文化、族群及信仰的知識體系的關注。
回望百年前的臺灣與東南亞的故事與物件脈絡,藉由本次展覽梳理,呈現跨越百年時間向度,是如何透過「物件」與「故事」的交會,產生「對話」,從藏品背後的故事觀看「百年前的東南亞」,認識當代跨國移動者帶入臺灣的「當代東南亞」文化,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多關於臺博館、臺灣與東南亞的多元視野和再發現。藉此推廣尊重多元文化,也展現博物館結合在地不同社群的力量。
以「藏品與社群連結」為策展核心,透過百年前來自東南亞區域的藏品連結當代東南亞在臺社群,藉由「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並與東南亞在臺移民工共同合作,聚焦東南亞地區的信仰、藝術、風土民情,以及跨越區域與文化差異的相遇故事。
《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 |展期:2022/09/27 - 2023/06/18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 – 17:30 |地點:臺灣博物館本館1樓 西展廳 |票價:全票30元,半票15元 展覽官網
▍嘉義展覽 – 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亞洲織品展》
| 官方展訊介紹:
本展以南院獨樹一格的院藏織品服飾文物規劃常設展,精選各區域織品菁華,呈現亞洲多元文化,提供一個教育、鑑賞及體驗的展覽。本次共分四個單元,「焦點展件」全面分析經典織品的特色,進一步詮釋它的文化意涵;「認識織品」從纖維材料、織染技法、裝飾紋樣、服飾剪裁等方面解構織品染織工藝,讓織品賞析更淺顯易懂;「區域風情」介紹包括南亞、東南亞、中亞、東亞等各地精湛的織品服飾,期待能體驗不同地域風格的文化櫥窗;「婚慶盛裝」透過亞洲各地結婚禮服的展示,理解服飾背後的禮俗文化,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亞洲織品展》 |展期:2022/10/01 - 2023/01/02 |時間:週二至週五 09:00 – 17:00,週六週日 09:00 – 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票價:參觀券150元,敬老參觀券75券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HOMING 找家》
| 官方展訊介紹: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最有價值、但卻最不受重視的資源。」 —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
在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 地球,生命在漫長的時間洪流中,在此 演化、遷徙、演替,並建構出「家園」的樣貌。人類對於地球古老的歷史與藍色星球上共同生活的「家人」-豐富多樣的物種,仍存在著許多未知;對於彼此豐富的語言、文化與信念,也不完全了解。此刻,物種與文化都正在消失與轉變,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氣候變遷與暖化,「家」,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仍在找尋家園出路的旅程上。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籌畫此「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廳」的過程中,徵集許多精彩的標本、物件與故事,讓我們重新認識自然的奧妙、豐富的文化與人類的微小。請帶著如探險家第一次遇見陌生物種的好奇,欣賞他們的奇妙與美麗;聆聽不同科學與文化脈絡下的觀點與故事,建構屬於你的反思與行動。期待,我們在這趟找尋家園的路上相遇。
《HOMING 找家》 |展期:2022.07.01 起 |時間:週二至週五09:00 - 17:00、週六至週日09:00 - 18:00、寒暑假及國定假日 09:00 - 18:00 |地點: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4樓生物多樣性展區 |票價:常設展全票100元,優待票70元 展覽官網
9月展覽
▍高雄展覽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
| 官方展訊介紹:
「minä perhonen」為日本設計師皆川明所創立的品牌,「至少延續百年」是皆川明創立品牌的初衷。此次展覽以「TSUZUKU(日語:つづく)」作為命題,也有著「延續」之意,除代表品牌在時間軸的延續性,更令人聯想到連續、攜手、循環等人事物所共同產生的連結。不盲目追逐流行的minä perhonen,透過設計與喜悅的串連,在日本引領起「特別的日常服」潮流,其貼近人們生活及溫度的品牌理念,更是獲得世界各地的喜愛與好評。
皆川明是日本當代設計大師關鍵人物之一,在國際時尚設計界更有獨樹一格的特別地位。他在1995年成立了自己的品牌「minä」,正是現在minä perhonen的前身,懷抱著「打造至少延續百年的品牌」的想法,希望即使創始設計師不在,品牌也能永續發展;此外「minä」一詞在芬蘭語中代表「我」,而「perhonen」則有著「蝴蝶」之意,品牌服飾中使用許多豐富多元的花紋布料,就像蝴蝶翅膀多變的紋路一般美不勝收。
在日本頗受歡迎的《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展覽,除了是2019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重新開館的首展外,也在兵庫縣立美術館、福岡市美術館及青森縣立美術館巡迴展出,預計將在今年10月首度移展海外台灣,為高雄帶來《つづく》展的精彩內容。
為求完美呈現,本展同時也邀請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師葛西薰(Kaoru Kasai)擔任主視覺設計,建築師田根剛(Tsuyoshi Tane)依據高美館場域規劃8大主題空間,完整展現「minä perhonen」發展至今的脈絡。展覽內容除展示品牌的經典布料、時裝、家飾等設計模型,更有設計師的插畫手稿、設計原稿、錄像以及文獻檔案等展品,讓台灣觀眾能從中一探設計大師皆川明及「minä perhonen」團隊的創作精髓。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 |展期:2022/10/22 - 2023/02/19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 – 17:30(週一休館)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4、105展覽室 |票價:早鳥票199元,一般全票280元,優惠票200元,愛心票140元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Boven雜誌圖書館《江戶~現代:你不知道的木版畫の世界展》
| 官方展訊介紹:
作為日本重要繪畫藝術形式,浮世繪除了以江戶時期達到發展巔峰,更在昭和時代(1912-1926年)至明治期間開拓出名為「新版畫」的創作版畫。自機器印刷及照片技術傳入日本後,耗時費力的傳統木版畫漸失舞台;為了復興傳統技藝,開始出現由版畫家自行完成繪圖雕版刷版一切工序的作品,將浮世繪的木版技術添上新型態表現,包括譽為「最後一位新版畫作家」笠松紫浪的〈東京車站〉與加藤晃秀〈相會傘〉皆首度在台亮相,從傳統木版畫浮世繪到新版畫,能一次體味勾勒出日本版畫文化的美意識。
浮世繪作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畫作,涵蓋彩色印刷的木版畫和手繪畫作的職人精神,主要描繪人物、風景、日常生活等主題,其中又以江戶時代後期著名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凱風快晴〉等代表作品,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收藏。本次由日本現存唯一木版摺出版社—「芸艸堂」,空運手刷原畫來台,於8月12日至9月4日在boven cafe搶先展售,並精選浮世繪相關日本原文書籍,一睹日本傳奇文化瑰寶。
《江戶~現代:你不知道的木版畫の世界展》 |展期:2022/08/12 - 2022/09/11 |時間:12:00 – 18:00(9/3、9/4、9/5、9/6休展) |地點:boven 雜誌圖書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1樓)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童里繪本洋行《紙織童話 Wander Paper __________ Fafa 紙雕展》
| 官方展訊介紹:
當一個故事流浪了100個村莊會怎麼樣?它不會變成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會被刨去皮膚、取下血肉,只剩下一副骸骨。怵目驚心、難以忘懷,讓聽者非得跟隨便什麼人再訴說一遍,好紓緩自己心靈上的震動。
於是故事就像漣漪,向下一個村莊擴散。人們交頭接耳,故事每被說一次,細節就一點一滴遺失。時間消失了、地點模糊了,主角的姓名、眼珠的顏色、家裡的擺設等全部褪下,去蕪存菁,只留下故事的情節骨架, 一個可供記憶與辨認的單純輪廓。以這種樣貌被流傳的民間故事,它精煉成了「童話」,連兒童都聽得懂、連兒童都記得住。
這樣說來,童話是不是就像一張剪影?源自民間,用上一把剪刀、一張紙,創造出可供辨認的形狀輪廓,沒有更多了。沒有透視、明暗、景深、上色各種藝術專業技巧。非常簡樸,卻擁有在心靈投下影子的力量。用剪紙交織童話的形象,是單純與單純的相遇,手牽手的天作之合。
枝葉花朵下藏著刺蝟與小豬、女孩男孩的森林躲著吃人的熊、巫婆腳下有藏寶箱……故事的細節等待你的探索。 這次展出的紙雕作品主題涵蓋迷人的經典童話,糖果屋、青蛙王子、三隻熊與小女孩等,以及兒童文學與劇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小黑人桑波、青鳥等。還有入選2022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的五幅作品,北歐民間故事太陽之東月亮之西。
《紙織童話 Wander Paper __ Fafa 紙雕展》 |展期:2022/09/10 - 2022/10/09 |時間:週二至週五 12:00-18:00、週六、週日 11:00-19:00 |地點:童里繪本洋行(台北市潮州街15號)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中展覽 – 臻品藝術中心《日日,風和麗景》
| 官方展訊介紹:
「每一次筆尖下的創作像是每一步伐的試煉,這一條「走過的路」有山有水有愛,紀錄的是軌跡更是當下的心境。」…………米力
在邀約這次展覽的3位創作者時,從她們的作品中,了解她們對於生活的觀察和態度,藉由深厚的插畫經驗和表現形式,將內在想像的文字和故事,用畫筆記錄下來。
米力 在結束「溫室裡的花朵」 畫展後,推去大半的工作,並開啟了規律的爬山和日日的繪畫。因為爬山,帶領她走過這片不曾欣賞過的風景,米力用身體力行和畫筆記錄她所見所感的風景和日常的生活。
薛慧瑩 以自家陽台的植物為起點,延伸到出門走過看過的路邊風景,那種只屬於台灣獨有的景觀樣貌,總讓慧瑩提筆畫下。如同與自然景物獨處的一場小旅行。
湯舒皮 經由整理近五年的作品,覺察自己在身份轉換與心境改變下,創作的用色純度與筆觸的收放轉變。對舒皮而言,生活是最好的創作題材,她用畫筆記錄了難忘的旅程和深刻的記憶。
《日日,風和麗景——米力‧薛慧瑩‧湯舒皮 創作聯展》 |展期:2022/09/03 - 2022/10/29 |時間:週一至週六 09:30 – 18:30(週日休館) |地點:臻品藝術(台中市西區忠誠街35號)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Mangasick《小黑個展「南島怪獸」》
| 官方展訊介紹:
「在南方有許多怪獸。我說的是藏在每日處方藥裡面的,也是藏在無人照料的枯枝敗葉中,更藏在老巷深處的投幣式卡拉ok。有些無處可躲的怪獸,全部曝曬在惡名昭彰的北回歸線以南──曝曬著、曝曬著、化為蒸騰的熱氣然後消失。有時候我會刻意待在烈陽下,妄想著如果能像那些怪獸般輕鬆寫意就好了。」──作者自述
高雄新銳漫畫家小黑,二○年憑獨立出版漫畫入圍金漫獎最佳新人獎,如今要舉辦她的首度個展,並首賣全新畫冊了。這是她疫情期間散步所見所感催生的情感迷宮。想起來了嗎?夜市小火車的音樂即將停止前,兒時的你總是會受到兩個念頭拉扯:好想趕快回家。好想知道電燈泡沒照亮的地方有什麼。
《小黑個展「南島怪獸」》 |展期:2022/09/02 - 2022/09/26 |時間:週二至週日14:00 – 21:00(二、四、六休) |地點:Mangasick(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新樂園藝術空間《違和之地III:花園裡的洋娃娃》
| 官方展訊介紹:
人們一生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皆會遇到生命中劇烈的變動、或價值觀的衝突、或身分的轉換,在不安的、未知的、混亂的、衝突的、不具形名恐懼的、混和各項境遇的,產生了「我是誰,我在哪,為什麼我在這?」的困惑與格格不入感。這種人類普遍性困境,有時稱為窘境,在我們週遭,在人們之中,並不罕見。
畢達哥拉斯說「凡是存在的事物,都要在某種循環裡再生,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新的。」他原指的是不朽的靈魂。當我們將靈魂替換成苦難時,馬上就能明白,人們遇到的苦難其實也是某種循環的再生。苦難不是新的,不論是來自於精神的、肉體的、心靈的,它總以不同的姿態,在每個人身上循環出現。
面對困境與苦難,每個人主觀感受各有不同,當無力的人們將之無限放大成無可救藥的自我精神末日時,便容易產生為何事會如此的違和感。《違和之地》系列所關心便是:人在某時某地產生了「格格不入」時,人們會變得如何?會如何表達自我的內在情感與身分認同?面對種種一切的衝突又會如何行動?第二部《生者 生魂》以「身形離魂」討論自我身分與性別認同的衝突,所產生歷史集體的記憶解離與創傷。
第三部《花園裡的洋娃娃》以洋娃娃作為人們想要呈現給他人表面意識投射的隱喻,花園則借用了觀落陰中元神宮的概念,就像本命樹與元神宮一樣,人們心境與精神狀態、人際關係、運勢好壞等,皆會在自己本命樹與元神宮,無可遁形的嶄露真實來。那麼在人世中,我們在靈界的花園創造了什麼樣的洋娃娃,來面對總總生命之重/之輕的衝突?洋娃娃又如何以夢境、靈性、表象、幻相、屈服,抵抗、療癒等行動,尋求平衡藉此活下去?
《違和之地III:花園裡的洋娃娃》 |展期:2022/08/27 - 2022/10/02 |時間:週三至週日13:00 – 20:00(週一、週二休) |地點: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巷15-2號1樓)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中展覽 – 國立台灣美術館《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 官方展訊介紹: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是由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策劃,完整介紹了荷蘭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的創作脈絡與他持續關注的當代社會議題。本展精選埃爾溫·奧拉夫攝影、裝置以及錄像等約134組件作品,展出其橫跨40年的各系列創作,並藉由四個分區子題呈現奧拉夫作品中看似安靜完美的生活表象,實則揭露當代社會中不盡完美的「未竟世界」。
特別展區:「引經據典:12位大師與埃爾溫‧奧拉夫」,埃爾溫・奥拉夫自幼深受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繪畫作品啟發,並與荷蘭國家博物館館長迪比茨(Taco Dibbits)一同從館藏中挑選了與他創作相呼應的作品,呈現攝影師與畫家面對的相同挑戰,同時也在此展覽說明了他的創作歷程,也指出繪畫對他的觸動與啟發。
第一分區:「情境時刻:敘事性演出」,奧拉夫藉由精心布置的背景,敘述人類的戲劇性情感。2000年以降,他主要的創作主題是感覺和情緒。
第二分區:「城市空間:奇幻意境」,2010年起,奧拉夫開始以真實城市為背景製作一系列作品。自此時起,他作品中現實與藝術性虛幻的界限更顯模糊。
第三分區:「經典圖像:超越當代」,奧拉夫在《在林中》系列,開始以大自然為背景展現出超越現實的樣貌。這些圖像雖與19世紀的浪漫主義繪畫相仿,但他將「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這個議題代入不完美的世界,呈現出「完美的時刻」。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展期:2022/08/13 - 2022/11/27 |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 – 18:00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南展覽 – 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
| 官方展訊介紹: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是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成立一百六十多年來首次典藏精選的世界巡迴展。該館因《鼓舞人心計畫》贊助而進行館舍修繕,讓眾多國寶級作品第一次離開英國展出,稀珍程度被譽為「一生僅有一次遇上的機會」!
肖像畫這種藝術形式,始終深入研究人類的生活體驗,即使攝影及新媒體領域快速發展,也沒有偏離這個核心關切。在各式各樣的藝術種類中,肖像畫的特徵是一種「與另一個人相遇的感覺」,通過藝術家的中介,激發我們對肖像人物生活和身分的好奇心。
本次展覽以肖像藝廊七十多件傑作結合奇美博物館部分館藏,串起跨越五個世紀的肖像畫經典。展覽以六個主題呈現——自畫像、名氣與聲望、身分與認同、愛與失落、權力與力量,以及開創與革新,構築一趟不以時間序排列的旅程,幫助觀者審視肖像的不同含義。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展期:2022/08/27 - 2023/02/28 |時間:09:30 – 17:30(週三休館) |地點:奇美博物館 |票價:雙展票500元,全票450元,優惠票400元 展覽官網
8月展覽
▍台北展覽 –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熱屏面》
| 官方展訊介紹:
此次展覽「熱屏面」,是以熱影像——疫情期間所照映人眼不可測之現實介面為發想起點,並藉由建構一個裝置發光物的平臺/屏幕/觀景窗,探索介面中的技術現象與光能轉譯過程中的感官經驗。
在紅外線的影像裡,物體與空間脫離原有表面,被轉譯為一種形似地質表面的光譜;由光熱數據的動向傳導,公眾與個體、互動與隔離的關係,在影像敘事中朝向物的內裡,把人體的內與外、物的形相,空間的準則區隔開來。
自然之光讓人眼得以看見我們身處的現實現象,而技術之光有時則讓不可見的事物得以顯象。依據此技術影像的制定標準,藝術家試圖勾勒其現實,重新鋪述事物與事物的邊際,以介面中的現實,再推衍至現實裡的介面,來回挪動人的意識轉變與觀看方式。
《熱屏面》 |展期:2022/07/02 - 2022/08/28 |時間:週二至週日11:00 – 19:00 |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1樓)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意識畫廊《光體 Luminaries》
| 官方展訊介紹:
『光體 Luminaries 』是Annie歷經四年籌備的展覽,作品的靈感來自其對海洋的熱愛以及這六年住在她的原生島嶼 – 台灣的經歷與探索,其中對於深海神秘的發光體尤為深深著迷,親手以銅線編織形塑成立體雕塑,並於作品細密的著上美麗的色光。
現場展出9件作品代表九種深海生物,以她們的故事一一的介紹出場,有 “ Medusa / 水母”,Sea Angel / 海天使,Comb Jelly (1) / 海胡桃(1),Dragonfish / 龍魚,Bubble Coral / 泡泡珊瑚,Dumpling Squid / 短尾柔魚等。其中龍魚身長達360公分,是現場最長的作品,身形悠遊、輕盈、自在。
Annie 期望藉由此次展出,能喚醒人們對於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視。特別發起本次展覽百分之十的收益將捐贈至傳奇海洋學家席薇亞 厄爾博士所領導的海洋保育組織“藍色任務”。藍色任務旨在建立對物種保護具有重要生態意識的全球海洋保護區及全球網路,「去保護並修復海洋;地球的藍色心臟」。
《光體 Luminaries 王筱雯個展》 |展期:2022/06/30 - 2022/08/21 |時間:週三至週日14:00 – 19:30 |地點:意識畫廊(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48號)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需預約 線上預約連結
▍台北展覽 – 首都藝術中心《告別關係中的你仍如此美麗》
| 官方展訊介紹:
此次個展的理念與進程可依循些許關鍵字的連結發展,如「刻板印象」、「安全感」、「權力不對等」、「關係」、「性別」等題,串聯起藝術家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投射於不同作品和系列的故事。
如始自蟑螂結合女體的標誌性形象,強烈的視覺衝擊加上木雕的溫潤質地,衝突感總是首次停滯在李霽洵的視覺印象,也充分道出了「刻板印象」的敘事義涵,事實是,皮囊內的對談娓娓道來了你我都曾遇過的傷痕與破壞。游移至裹著雲朵的章魚,則像冬日畏寒、蜷縮依賴著小被子的孩童,「安全感」永遠是首要的心靈需求,就像我們對藝術尋求撫慰的療癒行徑。
藝術並非皆得是宏觀雋遠,獨自喃喃詰語又有何妨?畢竟對眾生而言,生活已非易事,藝術家頭銜下所肩負的非改變世界的社會啟示錄,而是在枝微末節的夾縫中,透過藝術反芻、挖掘出那曾被忽略、被隱藏在面具底下裡,最美好的自己。
《告別關係中的你仍如此美麗 李霽洵個展》 |展期:2022/07/30 - 2022/08/27 |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 – 18:00 |地點:首都藝術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43號)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紙陪你》
| 官方展訊介紹:
紙陪你,陪你說話,亦承接你。
2017年全球「#MeToo我也是」運動始,鼓舞遭受性暴力傷害的人,說出自己的經歷。運動突顯隱藏許久的社會問題,但同時卻讓部分站出來的受害人遭受指責。2021年臺灣衛福部調查發現,臺灣婦女每5人有1人曾遭受親密關係暴力對待,性暴力數字在過去5年間增長1倍。受害人說出自己的傷痛後,我們如何承接?如何回應?是否能讓傷痛轉為力量?
本展作品強調承接、療癒和幫助,香港藝術家文晶瑩以紙藝術回應受害人及性暴力議題,邀請大眾討論如何能夠「承接」。一方面讓議題得以被看見、被關注,另方面讓受傷者得以被理解,得到支持的力量。
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兩年間,世界動盪,過去沉澱底層的創傷議題再次浮出水面;樹火於今年邀請文晶瑩以紙張纖維為語彙,回應世界變動,也回到個人私密角落,承起那緊握秘密不放、同時也被秘密圈住的自己。公開的秘密不再只是秘密,個人連結群體,如同聚集的纖維不再只是纖維——交織成紙,方能發掘生命的柔軟與韌性,也因為紋理而有了溫度。
《紙陪你》 |展期:2022/06/11 - 2022/09/03 |時間:週二~週五 13:00 - 16:30/週六 09:30 - 16:30 |地點: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 68 號) |票價:參觀票150元,個人票200元,團體票180元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複眼叢林》
| 官方展訊介紹: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世界性進行對話與連結,如音樂在流通時意義上如何產生變化,又或是口傳故事在不同區域如何滲入而產生在地化變幻,他不僅從中發掘文化流動的通則,也整合那些相似又異質的獨特性,以創作進行新的再生產。
本次展出作品便是從全世界共有的「民間故事」開始著手,並把民間故事的通則視為一種敘事容器,帶領觀眾從蒼蠅的眼睛,以複眼的視角,來回穿梭在各種相通的各國世界文本裡。討論文化的流動、身份、世界性與在地性等交互相通的寓意經驗與探索。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作品囊括他2021年於德國德意志銀行美術館年度藝術家獎所發表的全新錄像動畫,以及2020年於「日本橫濱三年展」所展出的完整裝置。這兩組作品皆首次於臺灣展出,展覽將結合動畫錄像裝置、紙偶裝置以及複合媒材雕塑等不同類型創作進行呈現。
《複眼叢林》 |展期:2022/08/20 - 2022/11/13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 – 17:30,週六延長至20:3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票價:全票30元,優惠票15元,團體票21元 展覽官網
▍台南展覽 – 國立台灣文學館《成為人以外的-台灣動物文學特展》
| 官方展訊介紹:
如果可以選擇,成為人以外的,你想成為哪一種動物? 是擁有深藍色翅膀的飛魚,是低調但孔武有力的黑熊,還是從鄉間田土倏然起飛的白翎鷥?每一種動物都有屬於牠們的生命故事,這些由人類挺身代言的文學篇章,你可能從未聞見,更可能讓你驚心動魄。
你是否願意靜下心來,聆聽牠們的神秘之心?或是單純好奇,動物與人類最後是不是像童話故事裡說的那樣,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動物,在人類文學作品裡,從未缺席。蘊含各式動物圖騰形象、生活寫照、互動情感,甚至擬人化的動物文學,都映照出人與「人以外的」,各種糾結及關照。
本展將透過神話、詩歌、小說、散文、童話等動物文學,以大型情境藝術裝置、動態捕捉互動技術,期待成為人類向動物學習謙卑的起點,讓我們想著,如何為了人以外的,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 |展期:2022/06/08 - 2023/01/29 |時間:週二至週日9:00 – 18:00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 |票價:免票入場 展覽官網
▍台北展覽 – 世界宗教博物館《生死晝夜》
| 官方展訊介紹:
生命是永恆的,愛是不朽的。而死亡,則不過如同黑暗與白晝的一個分界線罷了。——肯內斯.克拉瑪 《宗教的死亡藝術》
人一方面在宗教的生死觀實踐意義;另一方面又以理性逐步將死亡隔絕在生活之外,並以科技,追求不再有死亡的理想世界。但我們也必須回問,死亡是生命的苦痛?還是展開意義人生的必要?
在這個疫情與戰爭改變許多人生命的時刻,我們不妨跟隨前人的腳步行進,透過一場未知的旅程,去想像死後世界的種種可能,如果生命的結束是另一場探索旅程的開始,那麼迎接我們的會是什麼?
「生死晝夜」特展正是一趟關於生命的體驗之旅,我們誠摯邀請觀眾一同在知識與體驗的沈浸中想像生與死,這不僅是一趟穿越死亡的旅途,更是在此刻的陰霾中面向新生的契機。
《生死晝夜》 |展期:2022/06/21 - 2023/02/05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 17:00 |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 6樓特展區 |票價:全票300元 展覽官網 🔹 補充:「守護」沉浸式線上互動展 |安卓手機版:https://reurl.cc/moeWR7 |IOS手機版:https://reurl.cc/rDNz3O |電腦版:https://mwrvm.asaxgame.com/
▍高雄展覽 –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群島共振》
| 官方展訊介紹:
文化策展區「熱烈島嶼」,五大展館,象徵每一場創造都是親身體驗的壯遊。主題館,眾人共創故事;工藝館,物中之旅漫遊;嘉義館,摩登當代小城;馬祖館,釀造島嶼時光;響應館,飛越臺灣夢境。
文創品牌展區「理想冒險」,集結臺灣文創品牌,品味經典、趨勢選品與產地原創,訂製生活新態度。
IP授權展區「無敵連結」,聚集新世代語彙,角色原創、插畫故事、數位娛樂,打開無限連結消費新市場。
《台灣文博會-群島共振》 |展期:▪ 文化策展:8/5 - 8/14|▪ 文創品牌、IP授權8/10 - 8/14 |時間:各館時間詳見官網 |地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 |票價:免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