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生花,人生的故事都來自一支筆。」-林呈祿
你曾聽過「台灣文化協會」嗎?
你知道百年前,曾有一群人為了傳播台灣的文化與知識而奔走嗎?
文章目錄
推動文化與思潮的時代
位在大稻埕的展覽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前身是台北北警察署,不只保留著日治時期的古蹟建築樣貌,紀念館內也保留著殖民時期的牢房與設備,過去曾是用來打壓志士與知識分子的警察署,現在卻轉為回望並反思歷史的場所,記錄著百年前的知識分子與青年(蔡培火、林獻堂等人)推廣文化及抗日殖民的過程。
另外,由於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保留著水牢與扇形拘留室,同時也是2021年台劇《茶金》的拍攝取景地哦!每年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也會透過不同的視角與觀點,策劃輕量且具有互動性的台北展覽,讓觀眾能以更輕巧且有趣的方式來了解文協時期的歷史與故事。
展場裡有學生社團?化為新生成為社團的一員!
今年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所辦的特展《「文化ê」文化日常─臺灣文化協會紀念特展》,便是以輕量、互動的方式,將曾經的歷史場景與故事,轉化成展館中的學生社團「1017號社」,社團會取名為「1017號社」便是因為10月17日是「台灣文化協會」誕生的日子,也是台灣青年們積極追求文化、傳遞知識並迎來改變的那一天。
展覽中也規劃了不少輕量的互動設計或遊戲,讓觀眾可以透過有趣的方式來了解背後所呼應的歷史,像是一開始投50錢(道具)加入社團的文化審核互動(背後所呼應的是以前加入文協真的需要繳會費的歷史!),每一位參與展覽的觀眾都是展場裡的新生,只要投下50錢就可以成為文化社團的一份子!
歷史場景的再現與歲月
除了仿學生社團的互動外,展館也再現了過往的歷史場景,像是「讀報社」、「夏季學校」及「地方講演」等場景,也都是文協時期各地的文人志士們,為了更廣泛的推廣知識與文化所舉辦的活動!觀眾可以走進場景,翻閱或觀察場景裡的小道具,如書籍、地圖、時鐘或課表等,透過小道具的互動,融入當年的歷史場景及情境!
比較有趣的展場亮點是讀報社在現有的歷史紀錄中,尚未有內部的場景照片,僅有外部建築的照片,而館方是以模擬與想像的方式,來再現讀報社的樣貌!並且將過往實際存在的歷史文本製作成小道具,並與現代呼應這段歷史的書籍交互擺放,才形塑了展場的讀報社空間。
而夏季學校及地方講演也是透過小型的場景再現來呈現,夏季學校就像是現在的夏令營,以前的知識分子為了推廣文化與知識,還會在林獻堂的家中舉辦夏令營活動,甚至活動時間曾長達兩週(太有心了!)
展場也模擬了夏季學校的課程與課表,除了常見的學科領域外,還會有戶外的運動活動及自由演講、研究等,當時的講師也多半是文協的成員或是有名望的青年學者!透過多元的活動與課程,也讓當時的青年們可以更多面向的理解文化,並開拓對時代與知識的想像與視野。
文協據點的今昔變化與歲月
走過各式文化啟蒙的歷史場景後,最後就是文協列車的展區,在這段推動文化與知識啟蒙的過程裡,也有許多受到文協影響的團體,文協的成員們也經歷了警察的打壓以及成員們分裂,最終成員們也因為各自的理念走向不同的方向而解散。
在文協列車中,也可以看到曾是台灣文化協會據點的歷史建築,如劇場、書店、州廳、醫學校等,現在各是什麼樣的樣貌,有的建築仍然被留存,有的則是已經消失或是變的相當現代化,從場景的今昔對比,更能深刻感受到歷史的歲月與痕跡。
雖然這些據點已不再是從前的樣貌,透過特展還是仍然能讓人回想起這段歷史,並且憶起建築背後曾經所承載的歷史以及他們的故事。若你也想了解台灣青年們,曾為了文化奔走的歷史與故事,現在都可以到展館走走看展哦!
女子觀展推薦參考指南
👀 #誰可能會喜歡這場展覽
➤ 想了解台灣歷史、文化的房客
➤ 喜歡輕量互動展覽的房客
🕰 #女子推薦觀展時間
▪️ 深度觀展 / 40 – 60 min
▪️ 簡單觀展 / 30 – 40min
(不含觀看常設展館的時間)
|本文與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合作贊助刊出|
《「文化ê」文化日常─臺灣文化協會紀念特展》 |展期: 2022/03/16 - 2022/07/31 |時間:週二至週日 09:30 - 17:30(週一休館) |地點:#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2樓特展區 |票價:免票入場
・來看看其他的展覽房間:
▍Room女子看展
長期觀展的女子,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展覽,歡迎來當我的房客。
|追蹤IG:https://roomlife.cc/IG
|追蹤FB:https://roomlife.cc/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