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中的防疫旅館!入住《王冠度假村》的藝術體驗

上週女子參加了北美館展覽《藍天之下 – 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的藝術活動,是一場在美術館中的防疫度假村《王冠度假村》,身邊有不少朋友及房客對這場體驗都很感興趣,便決定嘗試書寫整個過程,也讓沒辦法參與體驗的房客,了解入住美術館中防疫旅館的體驗!

藍天之下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

入住防疫度假村前的準備

《王冠度假村》需要先在線上報名,選定日期與時間後,當天就可以到場入住。房間內有錄影機及麥克風,會錄下你在房間內的活動及聲音,入住前會先簽署一份「同意書」,同意你願意被錄製且影片會被拿來使用。

展場櫃台的後方有各個房間的影片,一般觀眾可以直接看到現場畫面及聲音,觀眾也可以直接到房間旁看參與者的活動,所以算是很赤裸地被呈現在他人的視線之下。(房間內也可以看見房外的觀眾)

進房入住

入住房間時,手機都要關機並放置在玻璃罐中,工作人員還會提供一袋行李(也是做爲被隔離者的假想行李),其他的東西有:

‧床
‧桌椅
‧語音的螢幕
‧消毒液
‧耳溫槍

‧筆
‧毛巾
‧水
‧浴衣
‧玻璃罐(放置手機)

房間內的基礎活動

房內主要都是聽語音做動作,語音互動都很活潑,甚至還會有點鬧(常常會讓我忍不住吐槽),一開始會先問一些基本問題,怎麼稱呼、年齡等,然後用筆把答案寫在玻璃牆上。

另外也要自己定期量額溫,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溫度與時間寫在牆上,由於房內沒有時鐘,對於時間感知會變得漫長,女子唯一能感知到時間的時刻,就是固定量額溫的時候。

藍天之下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

接著語音會引導你在床上入睡,同時會搭配海水的聲音及一位船上隔離者的故事自白,不過在來往觀眾好奇視線下,其實也不太能真的舒服地入睡(外圍視線實在太有壓力了,女子是簡單假睡躺床休息)

小睡結束後,便會指示你在房間內做運動,跑步時還有很浮誇的「語音情境想像」,例如「有敵人在你後面追趕」、「前任伴侶也來追你了」或是「左踢一腳國中的英文老師」等等,跑步時不知為何還會配大樓爆破或倒塌的影片,讓我在一邊跑步時,覺得又鬧又好笑。

藍天之下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

與藝術家的遠端客房服務

做完這些基本活動後,接著就是跟藝術家遠端視訊的「客房服務」,客房服務總共有8種,包含虛擬情人、合作寫生或接觸治療等。會先透過語音的「人格測試」,決定你抽到哪一項客房服務,測試的問題感覺也很不著邊際,如「喜歡的顏色」、「當你老了之後會先忘記誰」、「天堂是什麼樣的味道」等等。

每個問題都會有選項,答案一樣寫在玻璃牆上,女子最後得出來的人格是「SC19」,但也沒有解釋這是什麼樣的人格(也很狐疑問題及結果,是真的相互對應嗎?還是其實只是純粹盲抽)而我對應到的客房服務是「接觸治療」。

工作人員會先把接觸治療所需的布娃娃拿到房門外,我必須開門取件後,才開始客房服務,藝術家會在螢幕中遠端與你對談,並指示你仔細感受布娃娃的觸感,接著深度觸摸身體周遭空氣及肌膚。(這項體驗個人覺得有些虛浮,觸摸空氣對我來說太微妙了,後續觸摸肌膚時,也不太能進入這個情境中,所以體驗的感受並不是特別深刻。)

藍天之下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

健康的陰陽性檢測

經過了一輪的活動,約莫過了一小時後,語音會要求你做健康檢測,測驗你是「陰性還是陽性」,如果這時候你檢測出來是陰性,便可以提前離開房間退房,反之是陽性,就要在房間繼續待上一段時間。

這個環節讓我覺得蠻有趣的,因為在房間內獨自待上這麼長的時間,與社會失去連結的情況下,也真的也有點想提前離開,檢測總共有三題,分別是「有沒有覺得喉嚨痛」、「有沒有覺得身體痠痛」以及「詢問你是否覺得自己的身體(包含心靈)健康」,並以舉手的方式來回答問題。

女子在最後一個環節的問題碰壁,我認為「自己的身體及心靈健康」,測出來竟然是陽性(有一種不小心踩進陷阱題的感覺…),結果就是「二陰一陽」必須繼續在房間待上一段時間,而且語音還會分析「二陰一陽」在易經的卦象並解釋,測驗完後,就有10分鐘的自由休息時間(這時候才可以拿起手機拍照)。

藍天之下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

第二輪的隔離時間,是延續小睡時的船上隔離故事,這時你可以打開行李,更深入了解這個故事,行李中有食物、衣物、玩具以及一本隔離日記,透過語音的講述及閱讀日記,就可以感受到隔離者的不安及焦慮,然而故事最終並沒有一個結局,只有隨著時間推進而逐漸膨脹的情緒。

最後會讓你想像房間中的上一位房客,並畫下你想像中的樣貌,第二輪的隔離不會再做健康檢測,而是直接退房,只要放好東西後,便可以默默的離開房間,退房前螢幕會輪播你剛剛被錄下的活動畫面,讓你再次回味剛剛一輪的隔離體驗。

藍天之下我們的精神時代狀況

離開房間之後

整體的體驗過程,女子最有感的便是在空間中被抽離的時間感,失去了時間感之後,也會慢慢產生身為「被隔離者」的不安,雖然這是一場「自願的隔離體驗」,但當你真的長時間被困在一個房間之中時,看著牆外自由行走的觀眾,也會產生一種心情上落差與矛盾,期待自己可以盡快離開。

最後離開房間時,也會有重新回歸社會的感覺,也可以混在一般的觀眾裡,一同去看其他房間內的房客,這時候已經沒有人發現我剛才也在房間之中,同樣也是一個被隔離者。

不免想到疫情時代下真實的隔離者,或許也正像是這樣,你知道誰曾被隔離,在離開了空間之後,也會褪下了這個身份及標籤,重新回到群體之中,也是這段體驗過程中最有感的事。

追蹤更多展覽資訊 👉 https://roomlife.cc/IG
發現展覽大小事 👉 https://roomlife.cc/FB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