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想過教育或書籍的背後,可能都藏有政治的意識型態嗎?
第一次走進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就是來看當期的特展《小太陽的養成計畫:同化不童話》,會對這場展覽產生興趣,是源於過去曾看過富有「政治意識型態」的日本繪本《桃太郎》,當時看到桃太郎打鬼的那一幕,富含軍國威權架勢的圖畫,讓我相當印象深刻,所以這次更想透過展覽,了解日治殖民時期對兒童教育及養成的發展。
什麼是小太陽?
「小太陽」指的其實就是理想中的兒童樣貌,在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時期,日本政府就希望透過懷柔及威壓的方式,以進步文明來淡化傳統漢文化,同時也突顯了展覽的副標「同化不童話」。
隨著日本政府的進入,雖然帶動了兒童教育、童書及遊戲的發展,兒童整體的教育水平上升,背後卻也存在想將台灣兒童「同化」成理想「小太陽」的意圖。
走進日本的兒童教室!了解殖民的教育背景!
走過簡單的歷史介紹後,就會來到佈置的像是課堂教室的展區,黑板與佈告欄,還有陳列在展區中的複製文件及照片等。
這個展區多在展示日本如何在台灣展開近代化教育,黑板前的四張桌子,分別是針對不同類型的兒童教育體系,日本人的小學校、台灣人的公學校、原住民的蕃童教育所及盲啞學校,可以看到兒童教學的課本以及當時的穿著打扮等。
其中特別讓我感興趣的展示,就是圖表化的資料以及美術教育的過程,日本人對於殖民同化佈局的策略,規劃得既細緻又縝密,看到針對兒童教育的統計圖表,不禁讓人感受到日本人對同化佈局的嚴謹與一絲不苟的態度。
而展區旁的兒童美術教育過程,也讓女子特別感興趣,日本的美術教育之後也為台灣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日本每學年的美術課本,都會漸進式的規劃與設計,從構圖、符號到色票等,學習的內容都相當紮實不馬虎!
對於日本在美術教育的完整度,之前女子也曾在《世界最美教科書》展見識過,當時翻閱到日本小學的美術課本,每一本都令我驚艷,從插圖到內容都編排的既有趣又充實,也不難想像過去日本在美術教育上,早已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廣播、繪本都是兒童身心的馴化過程
你還記得小時候跳過的體操嗎?日治時期的兒童教育,可能都藏著殖民、軍國體系的意識形態及馴化過程,如校園的典禮或廣播體操,都透過規律的動作與行為,讓兒童習慣社會化(或威權)的指令與動作。
當年出版的兒童讀物及繪本也是,故事的文字及圖像之間,可能都有著殖民統治的思想,就像女子曾看到的桃太郎繪本一樣,這些藏在圖文之中的小小威權種子,或許就會不知不覺地在兒童的心中發芽。
巨型雙六遊戲,體驗小太陽的必經之路
展區最後的體驗設計,是巨大的「雙六」遊戲,日本的雙六類似常見的「大富翁」,是以擲骰子的方式進行的桌上遊戲,在巨大的圖畫上,觀眾可以透過手機參與的AR雙六遊戲,來體驗「成為小太陽的必經過程」。
透過手機擲骰子前進並掃描圖畫,就能體驗圖畫中各類主題的遊戲,這些主題可能包含「兒童的體能、遊戲、文化或生活習慣」等,都是當時對兒童的期許,也是成為小太陽的必經過程!
你覺得現代的兒童教育需要什麼特質?
最後一區則是讓觀眾參與投票,反思離開日本殖民統治之後,你認為現代的兒童教育,需要什麼樣的人格特質,總共有6種人格特質,觀眾可以拿兩顆球,投票選擇兩種你覺得兒童教育最需要的特質。
看完整場展覽後,女子覺得對於想了解這段歷史,或是想了解日治時期的軟性文化媒材,都是很合適的入門展覽,不過蠻可惜的是現場的文件與書籍,多是複製品及輸出物,若有實體的書籍或文件展出,就會讓我覺得更加分!
最後的6種人格特質的投票互動,讓我反思是不是仍將兒童教育限縮在某種框架之下,若你也想了解這段歷史,或是對這些文化媒材有興趣,還是推薦大家可以去現場看展哦!
《小太陽的養成計劃》
・展期:2020/06/12 – 2020/09/20
・時間:09:30 – 17:30
・地點: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2樓(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
・票價:免費入場
展覽官網
📍追蹤更多展覽資訊:https://roomlife.cc/IG
📍發現展覽大小事:https://roomlife.cc/FB
看看其他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