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固定下中南部看展,走訪一些大展或是當地的展覽館,這次來到國立台灣文學館,剛好原本應結束的《追憶我城 香港文學年華》展覽延期,所以有機會可以看這場台南展覽,也有機會了解香港文學史,雖然並非香港人,對香港文學可能較少共感,但仍可以透過展覽,一窺歷史洪流之下,雜揉了東西方的文化、走過殖民、主權移交至本土意識萌芽的香港,種種香港文學的變化與進程。
第一次走進台南文學館,就對身為古蹟建築的文學館頗有好感,台南有不少歷史的古蹟建築,現在可能多作為台南展覽空間或是當代空間活用。走進這場香港文學展前,入口的霓虹燈式招牌以及「吾愛港嘢」正呈現了熟悉的香港印象,走進展場後,迎來的港式茶館展場,桌上的港式料理名稱,都一再的提醒我們正在走進香港的語境中。
展覽分為五大展區,分別是「顛沛流離,現韶光」、「左右爭言,造現代」、「消閒潮流,見情俠」、「不安迷城,尋認同」及「臺灣香港,島連島」,以時間軸劃分展區,透過重大的歷史事件切入香港歷史脈絡的進程,也反映香港文學的演變之路。
|顛沛流離,現韶光|
「時代的車轟轟的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張愛玲《餘燼錄》
展覽的時間軸從1874年的戰亂時代開始,《循環日報》的創報間接推動了香港的文學,也陸續有了其他文學雜誌以及文學團體成立,直至1940年代,戰爭爆發之後,各式各樣的文化人逃難到香港,也形成了更混雜、多樣的文學環境。
|左右爭言,造現代|
「這是陰錯陽差的年代,這是將錯就錯的年代。」-陳慧《日光之下》
四十年代過後,中國的政權更迭與對峙,香港夾在「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之間,卻也使香港成為相對更開放的文學場域,這時候的香港文學也很有意思,因為有不同的政治角力在背後,文學也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面貌,左翼、反共、本土或難民等,各類文學如雨後春筍般露出,即使紛雜卻也造就了香港獨特的文學生態。
|消閒潮流,見情俠|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金庸《笑傲江湖》
在大量的移民湧入香港後,大眾對於娛樂消遣的需求也大增,五十至六十年代是香港大眾文學興起的年代,也是通俗文學最盛的年代,有不少武俠及言情小說百花齊放,展品也有許多人熟悉的「金庸小說」以及三毫錢一本的「三毫子小說」等(短小輕薄的小說),這些通俗文學後來也直接的影響了香港戲劇及電影的發展。
|不安迷城,尋認同|
「你把身份證明書看了又看,你原來是一個只有城籍的人」-西西《我城》
當我走到這個展區時,才開始有了些微的共感,70年代的香港,本土意識開始萌芽,各種香港前路與回歸的問題浮上檯面,港人對於身份的探尋與追求,也成了不少作家的書寫題材,分別以「浮城」、「失城」或「我城」等方式書寫香港,也顯露出對於未來要往哪前進的焦慮與不安。
|臺灣香港,島連島|
「七月一日的大遊行,人潮中各式手製標語充滿創意,我看到有一個寫著「廢柴煮青蛙」,不禁舉拇指向那位大佬示意,他咧嘴一笑舉牌回敬,在那一刻,我終於覺得我是香港人。」-蔡珠兒〈二十三條煮蛙法〉《雲吞城市》
最後一個展區,聚焦在香港及台灣之間的文學往來,有不少穿梭於兩地的作家交流,港台的文學的相互影響,也牽起了兩座島嶼的故事。這個展區有兩件令我留意的事,一是台灣作家寫了香港的故事,竟還得了日本的直木賞,二則是展區年代表上的最後一個時間。
展區中的其中一件作品,是台灣作家邱永漢將自身的經歷寫成《香港》一書,結果竟榮獲日本的直木賞,芥川賞與直木賞是日本文學界中相當代表性的兩個獎項,所以有外國人得獎都是很受到矚目的事,不過這位作家在得獎之後的發展,也挺令人感慨,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詢了解,文中就不多加敘述。
最後,令我在意的就是展區時間軸上的最後一個時間「2097」,原以為展覽的年代表,就是按照歷史年代的進程前進,沒想到最後一個時間卻忽然跳到了未來,2097年,正是香港回歸後的一百年,香港作家董啟章寫了《時間繁史・啞瓷之光》一書,以後設的角度、虛構的時間,書寫了香港回歸百年後的可能。
當我走到這個展區,看到最後一個時間點時,覺得這是這場展覽中的亮點,不僅梳理了香港文學在歷史洪流下的變化,最後甚至還從文學中探尋了關於未來的可能性,好似完整的表達了香港文學的一生。在國際局勢仍然不明的現在,還是未能看清香港的未來要往哪走,即使前方還是一片迷霧,台灣卻能作為一個柔軟的場域,述說香港文學的一切,都叫人覺得特別感慨與珍惜。
《香港文學展》
展期:2020/01/17 – 2020/07/26(展期延長)
時間:09:00 – 18:00
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展覽官網
追蹤更多展覽資訊 👉 https://roomlife.cc/IG
發現展覽大小事 👉 https://roomlife.cc/FB
看看其他的房間: